反对教育的依据:基础
发布于 2018 年 4 月 21 日,作者:TheZvi
介绍部分:反对教育的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评析 Bryan 的著作,探讨其数据、推理和论证,并讨论相关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要从 Bryan 分析的基础谈起。我不打算写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而是摘录要点,分别探讨相关问题,分段发布。
IV
你觉得呢?
Bryan 手中的数据表明:学得并不多。你呢?
下面是一些关于成年人的数据:
大多数高中学过代数和几何的人,五年内就忘了一半所学,二十五年后几乎全忘光了。只有后来学习了微积分的人,才能保住大部分代数和几何知识。
这着实令人忧虑。几何和微积分的价值暂且存疑,但具备基本代数运算能力,对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除了「美国人连基本代数都不会,定价和营销策略要适当调整,说不定还得学学普通话」之外,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的结论可能还包括:
A:我们在代数教育上的投入还不够!要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
B:别再增加投入了,已经花了很多钱和时间。问题出在糟糕的数学教学上。停下来。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刻苦。不妨把数学当成一场探险,而不是记忆规则和公式。
C:不要在代数和几何上继续浪费时间和金钱了。把微积分列为必修课,研究表明这能强化代数记忆!
D:C 方案(以及 A 方案)一直在实施,不如取消代数和几何的必修地位,专注教授统计学素养吧。
E:教代数前是不是先测测学生会不会乘法?
有道理。成年人的基本算术水平如何?
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如果每加仑汽油省 5 美分,那么 140 加仑油就省了 7 美元。
真够呛。
面对这个现实,你可以抱怨说,我们失败的学校还需要更多经费,还要把孩子关押得更久,因为对付那些老花大价钱却收效甚微的破事,正确的对策就是砸更多钱,更卖力地去做无用功。又或者,你可以坦诚地承认,整个教育系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
那美国人的科学知识如何呢?
表 2.4:成年人科学知识测试:几个判断题及正确率
地心温度极高。81%
我们脚下的大陆已经漂移了上百万年,未来还会继续漂移。78%
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73%
所有放射性物质都是人造的。68%
电子比原子小。52%
激光是通过聚焦声波实现的。46%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33%
克隆生物的基因完全一致。80%
婴儿性别由父亲的基因决定。62%
普通西红柿没有基因,转基因西红柿才有。47%
抗生素能消灭病毒和细菌。53%
人类是从更古老的动物进化而来的。44%
(别忘了,这些题都是判断正误题,所以 50% 的正确率基本就等于啥也不懂,再低就是……负知识了。答案我就不公布了,懂的都懂。)
这个现实非常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美国人不相信进化论,这并非出于宗教动机的奇特异类,也无关党派立场。大部分人只是单纯缺乏相关知识罢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事实知识。但我们真的教会了人们如何去思考吗?
一位研究者测试了几百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生「运用统计学和方法论概念,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推理」的能力。例如,针对「学生应该改善饮食,因为大多数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饮食习惯都很糟糕」这一说法,受试者会如何评估?他们能意识到心理问题可能是导致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而非相反吗?他们会觉得需要实验数据来佐证吗?事实并非如此。
用研究者自己的话来说:测试结果令人震惊。在接受测试的几百名学生中,很多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学习了 6 年以上的实验科学和高等数学,但几乎没有人展现出哪怕一丁点儿对日常生活事件的恰当的方法论推理能力,即便是面对普通报刊杂志文章的描述也是如此。绝大多数回答得了 0 分,只有不到 1% 的人得到了 2 分,相当于一个「不错的科学反应」。
看来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发现本身竟然让人感到意外。
如果我们彻底取消学校教育,成年人的表现会更加糟糕吗?
而后,他们去参加投票了。不过,这是 Caplan 另一本书要讨论的话题了。
但或许,这项研究下的结论未免有些苛刻。
让我们深入思考这段引言。它提及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不良者常常有更多健康问题(不出所料,科学家们总在努力工作,探究那些重要而棘手的问题):
在这个「饮食」案例中,人们全然忽视了设置对照组、控制其他变量的必要性,径直得出「健康饮食无害」的结论。
此段作者对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何见解?他是否认为,若要弄清浴室的灯由哪个开关控制,我们还需要一个对照组?
事实上,「吃更健康的食物可能对你的问题有帮助,也可能没什么作用,但是不太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所以这样做是一个好主意」——这一回应恰恰体现了实用的贝叶斯分析思路。作者真的认为健康饮食会有害吗?尽管「健康饮食」的具体内涵尚待明晰,但这并不会改变答案。
诚然,设置对照组、控制其他变量至关重要。很可能吃得健康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更懂得自我管理,或是普遍拥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再或是良好的健康状况才得以维持健康饮食,诸如此类。正是基于这些考量,我才尝试创办一家个性化医疗研究公司。这些问题真的很难!
然而,「健康饮食无害」这一反应是正确的先验。它正确地考虑到所有这些不确定性,不管这个人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其中的任何缘由。
真正重要的是对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的实践知识。如果有人一直认为相关性可以证明因果关系,那是非常危险的想法。但是,「吃好一点也无妨」并不是一个笃定的说法,认为吃好就一定有益。虽然零假设并没有被拒绝,但如果有人认为除非零假设被否定,否则不应该根据数据改变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甚至比认为相关性等同于因果关系更离谱。
我们是在考察真正的理解,还是在猜老师的密码?难怪在考试结束的几十年后,没人记得密码了。
如果连研究学习的学者都不清楚实际知识的真正面貌,那学生能从学术界获得多少实用知识呢?正如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一书中所言:
在学术界,学术界与现实世界并无二致;而在现实世界中,两者大不相同。
我们任凭学者来定义我们的概念、塑造我们的信仰、制定我们的政策,以及我们潜在的各种假设。
尤其是「教育等于学校等于技能」这一观念。
Thomas Piketty 在《21 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假设。但在他那些关于不平等的种种论调中,最令我不能苟同的,莫过于他竟然用人们在学校度过的无业时光来衡量一个群体的职业技能。在他看来,如果一个群体缺乏职业技能,那肯定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够!因为教育等于学校等于技能。
昨天,我在花旗球场参加了纪念传奇棒球运动员 Jackie Robinson 的活动。当天,所有球员都身披 42 号球衣,以此来缅怀这位打破种族隔离的伟人,同时也向《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 Douglas Adams 致敬。现场,我们聆听了 Jackie 笃信的九大价值观:勇气、决心、团队精神、毅力、正直、公民责任、正义、奉献和卓越。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并未在其中。但一些人的发言又再次将教育与学校划上了等号,仿佛学校教育就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钥匙。
学者和政客们并未否定(他们甚至没考虑过)教育的信号模型,他们巧妙地运用语言,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教育的信号模型根本不存在。他们将人们渴望助人接受教育的美好愿望转换为资金,为反乌托邦噩梦添油加醋。
这一切都让我更想知道,从这样的句子中能学到什么:
然而,当学生升入中学后,区区一个暑假的时间,就足以让他们的阅读能力退步三个月。
多选题,请选择所有适用的选项:
A:阅读技能确实退步了。为避免我国落后,我们应取消暑假。取消暑假后,孩子们可获得连续 12 个月的阅读时间,而非断断续续的 9 个月,阅读能力将提高一倍!
B:阅读技能确实退步了。我们不必完全取消暑假,但需要布置额外的阅读作业,减少孩子们的娱乐时间,避免他们退步。作业越多,教育质量就越高,尽管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C:我们应取消暑假,因为暑假期间,孩子们重拾创造力,忘记老师的密码,导致考试成绩倒退三个月,迫使教师每年秋天重复教学。
D:与选项 C 的观察相同,但我们绝不应取消暑假。
E:我们过度痴迷考试,迫使学生采取填鸭式学习,这种方式无法获得持久知识。如此学习充其量只是一种零和信号游戏。
F:学校让孩子们厌倦了阅读,以至于如果没有强制要求,他们就无法保持阅读,维持阅读水平也就无从谈起了。出事了。
G: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其局限,仅限于自身年龄、发展阶段和家庭环境所能支持的范畴。拔苗助长,充其量只能收获短期进步。如果孩子们暑假后忘了阅读技能,恰恰说明我们不该强求他们学习那些内容。
H:整个体系充斥着欺骗。学年末,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作弊;到了新学年初,老师却希望新生成绩更差。
正如你所怀疑的,我的先验知识综合了 D、E、F、G、H 这几个观点。
Bryan 没有聚焦于此,而是选择了其他关注点和思维模式。篇幅有限,时间有限,他只是在给予怀疑最大的善意。
V
我们再回到 Bryan 的论述思路。他首先提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存在「教育溢价」,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但请注意,就连 Bryan 本人,也将其误称为「教育溢价」,而非「学校溢价」。可见连他也未能幸免于这种误导。学校并非等同于教育!
因此,当 Bryan 说「教育」或者「受过教育」但是意思是「学校」或者「上过学」的时候,我会写「学校」或者「上过学」。
无论你如何定义,溢价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 Bryan 的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人力资本是最传统的解释,认为溢价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人力资本的提升。学校让人更聪明,传授人生成功所需的技能和价值观。上过学的人更有生产力,因此获得更高的报酬。
信号理论是 Bryan 对溢价的主要解释。这个理论认为,学校是检验一个人智力、服从性和尽责性的试金石。上学的时间越长、难度越大,越能证明此人具备这三项品质。雇主青睐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所以给予上过学的人远超学校所带来的人力资本溢价的回报和机会。
能力偏差客观存在,但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上过更多学的人,通常在智力、服从性、尽责性等方面本来就更有优势,更适应当今的经济环境。而且,越优秀的学生越有可能完成学业。即使他们没有上更多的学,他们也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学校溢价中,源于人力资本的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实实在在的正向价值——学生创造了更多价值,并获得相应回报。源于信号的部分,虽然让学生获益,但对社会而言可能只是一种零和博弈(这不像 Bryan 说的那么显而易见,后文会详述)——学生并未创造更多价值,只是获得了更多本该属于其他人的机会和更高的报酬。而源于能力偏差的部分,只是一种统计学假象,并无实际意义。
对于教育中每个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目前学界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明确无疑的,那就是信号传递和能力偏差的存在是真实且重要的。我们看到了大量明确的信号传递行为及对此类行为的奖励,足以证明其不容忽视。即使在入学前,上大学的人相比没上大学的人已经表现出更优越的经济前景:他们更聪明、知识更渊博、技能更娴熟、社会经济地位更高、身体更健康、更遵从规则、更有责任心、更不可能犯下重大罪行。几乎所有与成功相关的因素,除极少数例外,他们都占尽优势。大学毕业生与辍学生,高中毕业生与高中辍学生相比,情况也大抵如此。
若有人否认能力偏差的存在,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然而,Bryan 指出,整个致力于研究这一领域的学界却试图淡化能力偏差的重要性:
著名经济学家 David Card 在一篇广为人知的文献综述中得出结论:能力偏差微不足道,甚至根本不存在,有时还成了负面因素。我称之为「Card 共识」。许多顶尖劳动经济学家,甚至是大多数,不仅接受这一观点,还将其奉为实践指南。我们在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等顶级学术平台上都能看到「Card 共识」的影子。对强制学校教育阶段或者教育扶持项目中的孩子来说,每多上一年学带来的真实教育回报,只会比传统的估算更多,不可能更少。
到底怎么回事?
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然,不出所料)的一位教授领衔的学术劳动经济学家们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成功源于学业教育。他们强调更多强制学校教育的显著益处,否认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其他因素。他们建议政府干预和强制措施来帮助弱势群体,为自己和其他领域争取更多资金,以提升学术地位。
一方面,这真是个“大新闻”。偏见在所难免。
但另一方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世界上不存在能力偏差,会是什么样子?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假设我们随机选择一群本该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强制他们辍学,那么他们的收入将不会高于普通高中辍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随机阻止一些本该上大学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他们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从未上过大学的普通人。
请停下来,认真思考五分钟:没有能力偏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试着构建一个能力偏差为零的模型,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努力构想了三种可能存在的没有能力偏差的世界。第一种是一个由克隆人组成的同质化社会。第二种是一个宪法规定所有人都是完全平等的,不允许比其他人更聪明、更好看或更有能力社会,就像 Harrison Bergeron 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第三种则是一个虚拟现实世界,所有工作都是虚假的,机器人承担了所有劳动,所以没有人有任何能力。你还可以想象另一种情形:一个随机化的教育制度,每个人要么被强制要么被禁止接受教育,而这完全不取决于他们的人力资本禀赋或未来的经济产出潜力。当然,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神秘的是(不祥的音乐响起),没有人会真的失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涉及大规模绑架、强奸和奴役的第三种选择,就像《使女的故事》中所呈现的那样,只不过奴役的对象从能生育的人变成了有才能的人。
欢迎你把这些构想写成青年三部曲小说,或者改编成科幻剧《奥维尔》的剧本。
基本思路是:如果想要打破教育程度与能力水平之间的关联,基本上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方案是赋予所有人同等的能力。这似乎正是劳动经济学家所推崇的观点:学校等于教育等于技能。但显然,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
第二种方案是根据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可能还要考虑工龄)来支付报酬,就像在政府部门或工会组织中那样,个人能力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即使这样,你仍然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更有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在接受教育的人中,他们也更容易完成学业。
第三种方案是让不同能力的人等可能地接受并完成学校教育。但这就意味着剥夺他们的选择权,不仅要强制要求他们上学,更要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做选择的任何可能性。此外,你还必须想办法确保个人能力的高低不会影响他们完成学业的概率。
第四种方案是承认能力偏差的客观存在,但要在相反方向人为制造同等程度的反向偏差,从而将其中和。
错误结论的就是错的。如今,整个经济学领域竟然把其最关键变量之一设定为一个根本经不起推敲、毫无逻辑可言的不可能数值。它所描绘的世界不仅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相去甚远,就连经济学家自己构建的那些意识形态化的学术模型也与之完全不同。这没有任何意义。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恰恰是因为这些结论能够支持他们所在「领域」的地位和意识形态诉求。如果你把这称之为共识,那么你们领域达成的共识就不再能为这一共识本身提供有力的支持性证据了。即便是他们搜集的原始数据也应受到强烈质疑,你必须更加重视自己的先验判断和模型。
那些人还到处宣称,尽管几乎所有其他商品的需求曲线都呈现出向下倾斜的态势,但不知为何,提高最低工资却不会导致就业率下降。平心而论,我曾慎重考虑过这一论断,而且在现实的微小变化范围内,它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但这种反复出现的论证模式实在无法让人放心。
至于这个问题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启示,特别是那些存在类似动机、结构和结论的学科,我就不多说了,留给你们自己去思考吧。我可不想踩到那个雷区。